新闻动态

‌自然中心“实验星光”青年教师论坛之“自制仪器与项目申报经验分享”成功举行

20251027日,自然科学基础实验中心(以下简称“自然中心”)于实验楼301成功举办本学期首期实验星光青年教师论坛。活动以自制仪器与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为主题,特邀中心付国栋、叶雯、杨伟东三位教师作专题报告,吸引中心青年教师踊跃参与。论坛由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冯涛主持,自然中心副主任高旭辉出席本次活动

付国栋老师以自主研发的布朗运动实验仪与离子推进器为例,系统梳理自制教具的六大步骤:从问题发现到方案设计,从材料准备到调试优化,最终形成完整说明书。他强调,教具开发需紧扣教学实际,兼顾科学性、经济性与模块化设计,并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创新教具推动教学资源多样化,助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叶雯老师结合其主持的大型仪器智能化协同机制研究项目,分享申报经验。她指出,项目需立足学校重点工作方向,从教学与科研痛点提炼关键问题,通过三个围绕构建研究框架,并注重申请书的逻辑性与可视化表达。其问题-技术-方案三阶模型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可复用的申报策略。

杨伟东老师聚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解析时间节点、限项政策等关键环节,并结合成功案例剖析撰写技巧。他特别强调,摘要与立项依据需直击科学问题,创新点应突出特色与可行性,最终实现目标明确、逻辑严谨、基础扎实的申报目标。

整场论坛内容丰富、干货满满,既有政策解读,又有实战技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与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今后项目申报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付国栋,博士后,自然中心实验教师,在工作期间完成教学任务400多学时,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编写20245月出版教材《理科物理实验教程第2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7 项, 在全国高等学校第十七届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自制仪器展示中获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MOFs材料水吸附性能调控,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

叶雯,博士后,自然中心实验教师,党支部宣传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型仪器运行管理与光电催化,主持开展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 2横向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 论文7篇,教改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2023年被评为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2024年作为负责人带领学生团队获第七届全国实验展演汇演一等奖。

杨伟东,博士后,自然中心实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的本构建模与数值算法,聚焦黏弹性流体流动传热和心血管疾病等领域的数值计算研究,在Appl. Math Model, Comput Math App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专利1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博士后特别资助、青年教师未来探索等科研项目。在教学方面,承担《数学实验》、《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及《计算机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